索 引 号 | 5023-/2022-1227003 | 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及单位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 孟连县统计局 | 发布日期 | 2022-12-27 15:30:14 |
名 称 | 孟连县统计局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
体 裁 | 服务对象 | ||
生效日期 | 著录时间 | ||
存放位置 | 废止日期 |
孟连县统计局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精神,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孟连县统计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全面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高质量统计工作的意见》(云发〔2021〕4号)、《贯彻落实〈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实施方案》(云统发〔2022〕7号)等文件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上级统计部门相关工作要求,孟连县统计局认真开展2022年法制政府建设工作。现将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党对统计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组带头遵守和执行宪法,已将宪法法律法规学习情况纳入年度报告重要内容。采取党组中心组(局务会)学习的形式学习宪法法律法规1次,抓住“关键少数”,从领导开始,重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已将宪法法律法规列入中心组学习计划,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的法律素养和自觉意识。
2.组织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学习。通过干部职工大会的形式,以会促学,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云南省统计管理条例》《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4次。
3.深化统计执法体制改革。为保障统计执法顺利进行,我局积极整合统计执法队伍,减轻统计执法人员工作量,在人员、经费、装备等向统计执法倾斜,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保证统计执法质量。
4.充实统计执法工作队伍。现有统计执法人员2人,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干部职工参加国家、省、市统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全面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统计法》等,提升统计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做到用法精准、执法不偏。组织统计执法人员参加模拟测试、学习法律等,提升统计法治队伍业务素质,提高统计执法水平。组织全体统计干部职工参与钉钉平台学习、练习,全面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强化统计执法知识储备,充实统计执法理论水平。
5.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2022年我局共随机抽取统计执法对象10家、联合部分执法3家,在开展统计执法过程中,我局统计执法人员秉承依法治统、依法统计的原则开展统计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全面宣传《统计法》《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等统计法律法规,充分提高统计调查对象依法统计意识,报真数、真报数,牢固树立“先入库、再出数”的理念,从源头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6.严格落实行政执法程序。我局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对统计执法人员培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和证件管理,按照统计执法标准和要求开展统计执法。
7.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我局认真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采取干部职工会、志愿服务活动、统计法进社区等方式,结合国家、省、市、县法治宣传相关要求,积极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案释法,用统计违法典型案例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起到震慑警示作用。2022年,我局共开展法律法规学习4次,开展统计法进社区1次,开展统计法宣传活动2次。
(二)主要措施做法
1.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学习。采取党组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会、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多举措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法律法规宣传学习教育,提高统计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提升调查对象依法治统意识。
2.加强统计执法人员业务素质。组织统计执法人员采取参加培训、自学等形式,扎实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学习,做到学好法、会用法、用好法,用理论指导统计执法工作,提高统计执法人员业务水平。
3.严格统计执法程序。严格执行《统计法》规定,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形式,开展统计执法,实行“三项制度”,完善执法程序,执法不偏、用法适当,确保统计执法符合相关程序。
4.强化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多措并举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让统计法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营造良好的依法统计社会氛围。
(三)典型经验亮点
1.严格落实统计执法主体责任。我局严格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执法工作安排,积极谋划部署本地区年度执法检查工作,切实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断完善执法检查“双随机”抽查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部门间协同配合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2.严格管理行政执法资格证。我局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严格管理行政执法资格证,禁止替用,妥善保管,执法人员依托钉钉国家统计局群进行培训学习。
3.严格执行“三项制度”。我局严格按照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执法,严格实施“公示制度”、“记录制度”和“审核制度”,无人干预、插手案件处理情况。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统计执法力量薄弱。统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统计法》等统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我局目前仅2人拥有行政执法证2人,且均从事其他专业,严重影响统计执法工作的开展。统计执法基础较为薄弱,法治教育宣传面不够广泛,法治理论学习深度不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需进一步提高,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意识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防惩统计造假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宣传,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全年组织召开“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会”2次。
2.深入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完善统计体制、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和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质量统计工作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文件,定期听取统计法治建设工作专题汇报,就抓好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工作作出部署,推动统计法治工作纵深发展。
3.不断提高学习广度深度。结合统计专业培训会、统计执法检查现场、专业数据质量核查,坚持把统计法律法规作为各类培训必讲内容,切实增强统计对象的学法、尊法、守法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的法律素养和自觉意识。利用统计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充分利用中国统计开放日、“12.4”国家宪法日和“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各项法律颁布实施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1000余人,营造了良好的统计法治文化氛围。
(二)定期谋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督察反馈问题,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本部门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情况。
1.落实依法治统责任。聚焦“关键少数”,切实履行统计部门主要负责人统计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研究确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2.落实法治工作要点。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要点,与统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局法治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协调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法治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三)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情况。
1.带头学法。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引导推动全局干部增强法治意识。
2.带头守法。做到率先垂范,督促干部职工守牢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带头用法。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坚持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全局干部职工学好法用好法。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宣传统计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动员有资格参加国家统计执法资格考试的人员参加考试,获取统计执法资格证,增强统计执法力量。二是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零容忍的高压态度,全力与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坚决查处严重统计违法案件,杜绝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全县的经济运行情况,加大统计法治监督力度,切实提升统计部门法治建设水平,为“十四五”时期孟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统计法治保障,为县委县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有力的统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