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当好时代答卷人
公信乡党委书记李灿东
近年来,公信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省委“3815”发展战略,聚焦县委提出的“四大发展定位”,紧盯“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党建强乡、产业兴乡、依法治乡、和谐美乡”的发展思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强基固本、赶超跨越。
通过认真总结分析,公信乡在党的建设、产业发展、边境综合治理、耕地保护、绿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一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存在着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弱化、虚化、边缘化,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村干部年龄普遍较大、文化程度不高、观念相对保守,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方面力不从心,甚至无法胜任;二是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后劲不足、新兴产业扩面发展进程缓慢,橡胶传统产业长期市场低迷,咖啡、茶叶产业粗放管理,经济效益不明显,可利用耕地资源不足连片种植牛油果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乡党委统筹谋划和高效推动不足。抓关键、抓重点定力不足,顾此失彼,导致抓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绿美建设、耕地流出问题整改等中心、重点工作一体推进不够。四是作风纪律有松懈。对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不严,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事较真碰硬的魄力不够,在全面推行机关效能建设的监督教育、检查督促等环节,没有制定有力措施,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削弱了效能建设的制约力度。少数领导干部执行纪律规矩不严格,有的干部职工干事创业锐气不足,存在深入基层群众不够等问题。
下一步,公信乡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的工作理念,始终秉持“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的工作要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团结奋斗,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全面加强思想建设
一是持续抓好组织力建设。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充分发挥户外党建小课堂、组织活动场所、火塘夜校等阵地作用,成立“政策宣传队”开展爱国主义等宣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把强边固防和党的宗教政策培训纳入到“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的必修课程,锻造一批政治上靠得住、思想上稳得住的党员干部。
二是持续抓好队伍建设。加强乡、村干部的监督管理,引导选派干部在推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和重点工作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推动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定期组织巾帼志愿队、党员先锋队等深入辖区,逐村逐组建立基层治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
三是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体责任;抓牢抓实纪律教育,持续深化“机关效能革命”和“清廉孟连”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四是全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对已拆除的4个“民间信仰”场所涉及村组群众,积极主动做好回访工作;全力加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帮扶力度,通过“绿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整治。
二、全面加强产业发展
一是持续抓实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全力开展好橡胶产业“统防统治”和胶乳收购工作,做好胶园更新后的新型产业替代,加大咖啡、茶叶产业科学管理。
二是继续加快牛油果产业扩面开发。全力推进庭院种植,加大对“334”模式牛油果基地的管理和销售,依托糯董村南库组牛油果产业园,构建特色鲜明的绿色产业链,打造农旅示范点。
三是多渠道发展“短平快”产业。以“广科山地西瓜”品牌效应,努力发展和扩大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和种植精品,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
三、全面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一是深入开展感党恩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采取课堂培训、宣讲报告、群众会议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为祖国守边护边;利用重要节日、民族节庆活动等深入开展感恩教育;积极开展以“请党放心、强边有我”为主题的主题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高群众国家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是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利用好“巡回法庭”“赶集日”等重要节点在街道、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放法律知识和防范常识宣传册(页),提高普法覆盖面;通过召开座谈会、学校班会、火塘会以播放视频等方式,提高群众自觉守法、知法、用法的能力;全面梳理排查突出矛盾纠纷问题清单。
三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依托当地特色产业、优势行业,对全乡各族人民群众加大力度开展“茶、咖种植”“橡胶管护”“佤族手工织锦”“农家菜”“养殖”等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就业稳定性,提高群众经济收入。
以边境治理构“线” 资源优势添“彩”
绘就富岩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富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魏云春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贯彻什么思想、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奔向什么样的目标等重大问题,面对机遇与挑战,富岩镇坚持做二十大精神的坚定践行者,在全面系统学懂上下苦功,重点在融会贯通提升上守初心,关键在边境治理和产业提升上担使命,以逢山开路的勇气和爬坡过坎的锐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为孟连高质量发展做出富岩担当。
一、从机遇上看富岩,要绘“两线”添“三彩”
围绕孟连打造“四大板块”及“五个30亿级产业”长远规划,搭乘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快车”,发挥牛油果、橡胶、咖啡等产业优势,将富岩融入全县发展大局。
(一)构好强边固防“基础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秉承孟连县“宁愿壮烈牺牲也决不趴下”的抗疫精神,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坚决扛牢卫国守边的第一职责使命,坚定不移管住边境,持续巩固好大曼糯村“省级强边固防示范村”建设成果。
(二)画好幸福村建设“提升线”。完善“班户联建”、“党员包保”、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带领群众补齐边境幸福村建设短板。完成余下8个村民小组雨污处理项目方案上报,完成大曼糯村英西、英密幸福村示范点项目总体规划。
(三)描好牛油果产业“加分色”。按照“中国牛油果之乡”的奋进目标,继续抓好9500余亩基地的自动化、精细化管理。储备一批提质增效的产业项目纳入县级盘子,提高基地生产各项指标,同时全力推进4500亩扩面种植任务,力争种植基地面积突破14000亩。
(四)绘好橡胶产业“支柱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助企纾困能力。着力抓好6.7万亩橡胶统防统治、2万余亩期货保险收缴工作,提升橡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保障胶农收益。在今年橡胶价格比往年还低迷的市场前提下,保持年内橡胶产值突破7000万元以上,
(五)添好咖啡产业“精品色”。围绕“一圈一带三廊道多庄园”建设,依托首批省级精品咖啡庄园—天宇咖啡,争取实施一批极具特色的精品咖啡庄园、咖啡文化馆、咖啡品鉴中心等项目。依托16000余亩精品咖啡基地,努力打造成为孟连精品咖啡第一镇。
二、从挑战上看富岩,还面临着“三大难关”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富岩镇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土地资源制约,发展难。目前富岩土地资源利用已经趋于饱和,辖区内可扩面利用土地资源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今年4500亩的扩面种植进度。
(二)耕地流出整改,恢复难。耕地流出整改质量不高。结合现行耕地流出整改,我们后备资源大部分是属于林管地和退耕还林地块,要素保障指导不到位,加之复耕后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不高,群众配合意愿不是很高。截至目前我镇整改率达70.72%,但整改率与举证率相差21.55%,究其原因是大部分粮食作物已过最佳播种节令。
(三)边境治理成效,提升难。部分干部思想上较之前有所放松,群众参与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不够紧密,没能很好的将“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机制贯彻于涉毒涉边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宣传方式单一,群众接受认知有待提升。
三、从谋划上看富岩,关键要打好“三张牌”
富岩镇认真总结经验,打好组织引领、基层治理、集体经济三张“关键牌”,绘就富岩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一)打好组织引领先手牌。积极探索“党组织+能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把管理上有经验、生产上有能力、经营上有办法、带动上有效益的农村致富能人,融入橡胶、茶叶、咖啡、牛油果产业发展全过程,力争年内咖啡产值突破7000万元,茶叶产值突破4000万元,牛油果产值在去年的基础上翻番。
(二)打好基层治理提升牌。以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为契机,推进法治宣传进农村、进家庭、进校园,营造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把“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抓为常态,优化“三位一体”边境立体化防控,持续开展严打涉毒涉边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降低边境违法犯罪发生率。
(三)打好集体经济增收牌。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户增收为目标,按照“党组织+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让党组织、党员贯穿于产业链始终。确保5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在20万元的基础上得到新突破,促成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提升。
未来,富岩将以质立足、以质创优,按照“一县一业”特色产业标准,加快牛油果扩面开发,培育优质牛油果栽培基地;加快核心优质橡胶园建设,推进二代胶园更新,确保2025年新植及更新胶园良种化率达50%以上;打造孟连精品咖啡第一镇,建设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推动咖啡体验+庄园经济一体发展,力争“十四五”末,打造橡胶、咖啡、牛油果“三个亿级产业”,实现全镇综合产值达5个亿以上!